最近,“大數據”已經取代了“云技術”,成為了新技術的熱門話題,各類“大數據”的書籍層出不窮,文章更是琳瑯滿目,仿佛你要是不和“大數據”扯上點關系,你就OUT了!筆者對這些文章也略有涉獵,但覺徒掛“大數據”虛名者多,而真知者寡。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大數據的內涵?請允許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大數據的定義和背景。
麥肯錫的報告是這樣定義的: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內用傳統(tǒng)數據庫軟件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
大數據這個概念又是怎么來的呢?2011年5月,EMC舉辦了一次主題“云計算相遇大數據”的大會,首次拋出了“大數據”(BigData)概念;6月,由EMC贊助,IDC編制的年度數字宇宙研究報告《從混沌中提取價值》(ExtractingValuefromChaos)發(fā)布;緊接著,IBM、麥肯錫等眾多國外機構發(fā)布“大數據”相關研究報告,予以積極跟進。
從背景我們可以看到EMC(全球最大的外置存儲硬盤供應商)是推動“大數據”這個概念的主謀,他這么做,當然是想多賣點硬盤。這種軟廣告式炒作不但沒引起反感和吐槽,反而被社會各界認可與接收,也是跟其社會背景密不可分。由于近年數據產生成本急速下降,人類產生的數據量正在呈指數級增長,其中80%以上都是傳統(tǒng)數據庫無法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到底有多大呢?根據IDC的監(jiān)測,全球在2010年正式進入ZB時代,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總共擁有35ZB的數據量,如果把35ZB的數據全部刻錄到容量為9GB的光盤上,其疊加的高度相當于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往返三次……在這么直觀的比喻面前,其他語言也要蒼白無力了!
也許你會說大數據這種現(xiàn)象不用說,我們早就看出來了,不就是數據大么,能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影響啊,或者我怎么沒看到它的應用?關于大數據的應用,我在這里就不贅述了,市面上各種“大數據”的書已經談了很多案例了。我只想說“剖析歷史可以洞察未來”,幾年前說“云技術”還很遙遠的那些人,卻在將自己的文檔、照片、視頻上傳至“iCloud”,使用著“搜狗云輸入法”,登陸Dropbox、Yelp、Zynga等網站(這些網站正托管于亞馬遜的"云平臺")……那片飄在天上的“云”早已不是“觸不可及”。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研究報告《Bigdata:Thenextfrontierforinnovation,competition,andproductivity》,大數據將給醫(yī)療服務、公共管理、定位服務、零售和制造各個行業(yè)帶來顯著的應用價值,例如,對美國的醫(yī)療服務業(yè)每年創(chuàng)造價值3000億美元,約0.7%的年增長率,對美國制造業(yè)最高可下降50%的產品研發(fā)和裝配成本。麥肯錫的這份報告詳致地闡明了大數據對各行各業(yè)的利好,推薦大家閱讀,我這里只談大數據對客戶服務領域的影響。
在云時代,淘寶推出的一種極具“云”特色的客戶服務模式——云客服,云客服把社會上喜歡幫助人且有能力幫助人的淘寶人聚集在一起,使客服人員在家里或學校對客戶提供遠程服務,實現(xiàn)了“HO(HomeOffice,駐家辦公)”,并充分利用了客服人員的零散時間,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效率。當然,這個“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云技術,只是一種概念和噱頭。而在大數據時代,又將會給客戶服務帶來哪些商業(yè)價值呢?
我認為,大數據將對客戶服務帶來一次變革,給客戶服務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和無限的發(fā)展前景。甚至可以使客服部門從原來的成本中心(高成本、低價值)轉型為利潤中心(提升品牌價值,創(chuàng)造收入)。在這里我舉三個例子跟大家探討一下,展望一下客戶服務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