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大客戶通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困擾。沒有用戶的時候很苦惱,但用戶多了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負擔,尤其是你在一個行業(yè)有了一定的影響力或你有了若干個大客戶后更是如此。你會發(fā)現你的營銷、產品、研發(fā)、服務都在圍繞著他們,你的頭腦被他們綁架了。你的業(yè)務收入在持續(xù)的增長,可你的產品研發(fā)卻相對滯后,你的業(yè)務掌握在他們手中,你被這些大客戶們拖著走,你失去了主導產品的地位,你的產品中充滿了這些大客戶們的特征,你離你最初的理想越走越遠。大客戶的確會給我們造成困擾,會使我們的產品和理想變形。古人說的話是有道理的,老天在給你機會前,一定會先折磨你一番。罪受夠了,機會也就來了。不要總是被動的響應,要想辦法利用大客戶,越大的客戶越有利用價值。大客戶可以解決我們的生存問題,使我們能在短期內迅速將業(yè)務做大,提升我們的產品品牌,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同時大客戶也為我們打開了進入這一行業(yè)的一扇大門,越是那些曾經折磨過我們的大客戶越會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機會。擁有這樣的客戶是我們的幸運。一旦你下定決心進入這個行業(yè),以前所有的困擾都變成了助力。你的產品要先行,這是產品主導營銷的一個好機會。你的產品要快,營銷要快。這個年代在產品上領先的時間最多也就只有半年,同樣是跑完全程,抄襲者一定比你跑得快,大客戶帶給你的品牌和影響力才是一招制敵的法寶,你必須在這段時間內,依仗你的這些行業(yè)大客戶打掉其他競爭對手,確定你行業(yè)霸主的地位。
有時候大師們也會將我們帶到溝里。大師們說:產品方向來自市場需求。有人將這句話改得務實了點:產品方向來自于用戶需求。這句話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在現實中卻很危險。風險就是有可能你的產品開發(fā)成功了,但你的業(yè)務,你的收入卻沒有成功。用戶會有一種傾向,尤其是當用戶的業(yè)務過了高速發(fā)展期,同業(yè)競爭很激烈的時候,用戶會嘗試新業(yè)務、新渠道、新市場。不是一個用戶,而是這個行業(yè)中的所有用戶都告訴你他們正在嘗試。此時你的產品方向會隨著用戶的需求改變嗎?既然是嘗試,就有可能會失敗。成功了自然不用說,但你有資本和用戶一起失敗嗎?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說這句話的人通常能活一萬年,信這句話的人正走在投胎轉世的路上。在你和你的用戶共同面臨風險的時候,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降低自己的風險,這樣做的結果通常會增加了另一方的風險,沒人會故意增加另一方的風險,但結果往往就是這樣。在SAAS這種模式下,只有當用戶的業(yè)務和收入都成功了,你的業(yè)務和產品才會成功,用戶的這種新業(yè)務嘗試活動你參與的越深,你成為替罪羊的可能性就越大,除非你已經準備好了退路。你會承擔這樣的風險嗎?因此,產品不一定要跟著用戶走,在用戶面前你是主導者,你比他們更專業(yè),你需要獨立思考產品的走向,市場上的聲音不見得都是對的,越是人們眾口一詞時,越是你應該小心謹慎的時候。
有時候我們會被困死在自己頭腦中的概念里。做產品和研發(fā)的一個通病是,腦子里總是充滿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概念。我們一天到晚總是在想云計算、SAAS服務、統(tǒng)一架構,統(tǒng)一平臺、統(tǒng)一管理。我們總是期盼著“一統(tǒng)江湖,千秋萬載”的那一天。但在你還沒有成為江湖霸主的時候,就不要想著去做江湖老大該做的事。我們的系統(tǒng)架構師能設計出承載幾萬坐席的平臺,但當平臺只承載了百十個坐席的時候,他們卻告訴你,這個需求不能做,做了就不符合云計算的理念,會破壞原來的架構。有時候我們就是這樣被自己固守的概念害死的。一個好的概念應該為我所用,我們不能困死在概念當中。任何概念都是人為制造出來的,別人的概念只有放到自己的環(huán)境中去驗證才能知道對不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實干才能體驗顛覆權威后的快感。
總結,SAAS的模式重新定義了服務的概念,將我們和用戶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使我們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我們熟悉自己的領域,我們站在技術的前沿,我們更了解新技術能給我們帶來什么,能給用戶帶來什么。我們是主導者,不是跟隨者,我們需要傾聽用戶的聲音,但并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跟隨他們的腳步。我們不是萬能的,我們要對用戶負責,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在用戶的誘惑和壓力面前要保持冷靜,該說“不”的時候一定要說“不”。在企業(yè)的發(fā)展面前所有的概念和名詞都可以拋棄,技術應該為我所用,不應該成為業(yè)務發(fā)展的束縛。不要相信風險共擔,沒有人會和我們風險共擔,所有的風險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服務好大客戶,利用好大客戶,越是給你制造困難的大客戶對你越有幫助。在SAAS模式下,產品成功的標志是用戶的業(yè)務先你成功了。
殷彤介紹:
殷彤,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1999年加入呼叫中心行業(yè),在從業(yè)的十余年時間里歷任高級軟件工程師、項目經理、開發(fā)經理、運維總監(jiān)、技術總監(jiān)等職務,現任青牛軟件呼叫中心事業(yè)部副總經理,主管產品市場和研發(fā)工作。2005年參與組建CCOD產品團隊,領導中國第一個云呼叫中心的設計、開發(fā)工作;負責青牛全國CCOD云平臺(聯通語音天地虛擬呼叫中心)的建設實施工作;負責全國CCOD平臺及各省接入節(jié)點的運維支撐工作。
對云呼叫中心的建設及發(fā)展,尤其對云呼叫中心的數據安全、平臺安全、網絡安全、海量數據處理有著深刻的理解。參與平安保險、陽光保險、太平人壽、太平洋保險、交通銀行、廣發(fā)銀行、建設銀行、上海電信電話導航、上海移動鐵路局電話售票系統(tǒng)等眾多項目的售前、售后支持工作,對電信、金融、保險行業(yè)的呼叫中心運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