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報訊記者日前從市政府第13次常務會議上獲悉,合肥將在全省率先出臺“1+4”社會服務政策,全面構建我市在社會服務方面較為完備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其中不少措施在全省屬創(chuàng)新之舉。
就社會服務率先出臺意見
據介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會服務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成為我市在社會服務領域里的綱領性文件,4個暫行辦法則就社會服務的主體、平臺、隊伍和政府購買服務的制度建設作出專門規(guī)定。該政策經市政府常務會通過后,還將提交市委常委會討論。其中,政府購買服務過程中,將把特殊群體服務作為投入重點,從群眾急需的社區(qū)服務入手,兼顧基本公共服務。
《意見》提出,到2017年,合肥將初步建成群眾基本滿意的社會服務體系,在中部省會城市處于領先水平;到2020年,社會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社會建設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建設社會服務呼叫中心
未來,養(yǎng)老、助殘及生活應急事務等各類社會服務都將有各自的呼叫中心,市民只需一個電話,服務便送上門。《意見》明確,完善社區(qū)便民利民服務網絡,重點開展居民代辦、家政服務、信息咨詢、物流配送和再生資源回收等服務,打造居民“十五分鐘生活圈”,實現小事不出社區(qū)。在社會服務的提供方中,各類社會組織、企業(yè)、非全額保障的事業(yè)單位均被列入其中。
為吸引社會服務人才,對受委托開設社會工作專業(yè)的普通高校,將按?啤⒈究品謩e給予一次性補助,用于學科專業(yè)建設、人才培養(yǎng)等。與此同時,社會服務人才落戶或將有“綠色通道”,特別是對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中級以上職稱、技師或高級技師資格等我市社會服務工作急需人才,由用人單位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可在就業(yè)地申請登記為非農戶口。
創(chuàng)新成立社會組織發(fā)展基金會
“十一五”期間,我市社會組織每年以21%左右的速度增長。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依法登記和備案管理社會組織3672個,初步形成了覆蓋廣泛、門類齊全、結構優(yōu)化的社會組織體系。
作為社會服務的重要主體,今后,社會組織成立將更為容易!兑庖姟分,合肥創(chuàng)新提出成立社會組織發(fā)展基金會,通過建設社會組織孵化園、開展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培訓、組織公益創(chuàng)投等形式,培育扶持社會組織。同時,還將放寬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限制,允許同一行政區(qū)域登記兩個以上業(yè)務范圍相同的公益慈善類、城鄉(xiāng)社區(qū)服務類社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