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信運營商在分組架構網絡布網時所需投入的成本,已經與傳統(tǒng)的電路網絡基本相同。但是,分組IP軟交換可以支持電信運營商提供不同的業(yè)務模式并擴展應用;贗P核心網的軟交換允許運營商將語音、寬帶甚至移動等不同網絡融合成為一個綜合解決方案,使它們協(xié)同工作并為最終用戶提供關鍵性應用。
綜合網絡的基礎是IP軟交換核心網。有了下一代IP軟交換技術,運營商可以將傳統(tǒng)的第5類軟交換的必要元素——呼叫接入、呼叫控制、呼叫路由/傳輸和業(yè)務創(chuàng)建與對各種OSS系統(tǒng)、信號協(xié)議和接入選項的支持集成在一起,從而提供更廣泛的應用和業(yè)務。為了實現(xiàn)有線和無線網絡之間的完全互操作,IP軟交換應支持SIP、JAIN和ParlayGW等主要協(xié)議。
過去,電信運營商最大的希望是能夠將語音和數據業(yè)務融合在一個網絡上。今天,Wi-Fi滿足了用戶對通過移動設備接入各項應用服務的需求。Wi-Fi在消費市場和企業(yè)市場上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用戶只要支付不多的費用,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辦公地點都可以享受Wi-Fi帶來的便利和高效率。
除了支持對不同裝置呼叫控制的各類信令協(xié)議,綜合解決方案需要一個與移動網絡連接的系統(tǒng)接口。電信運營商中心交換局的基于IP的軟交換配有信令網關與移動網絡的信令接口,從而實現(xiàn)與移動網絡的“交談”,并且允許用戶漫游進入VoIP域。IP軟交換能夠通過與用戶家中或企業(yè)中的VoIP終端、用戶手機和Wi-Fi手持裝置建立接口,將綜合解決方案捆綁在一起。在綜合解決方案中,VoIP是將語音發(fā)送回網絡的最有效途徑。
由于IP軟交換支持應用編程接口(API)、管理和設置接口以及收費/計費接口等類型的接口,IP軟交換在提供語音、數據和移動應用等綜合業(yè)務方面是擴容性和成本效率最高的解決方案。IP軟交換同時還支持電信運營商將VoIP、寬帶和移動網絡融合,并用一個通用核心對它們進行管理。
綜合網絡系統(tǒng)的IP基礎設施
電信運營商通過軟交換網絡能夠提供所有類型的接入網,其中包括傳統(tǒng)的有線網絡、企業(yè)網、無線熱點、寬帶網、3G網和三網合一。運營商可以在現(xiàn)有的DSL、有線調制解調器、光纜入樓、企業(yè)寬帶鏈接等寬帶基礎結構上實現(xiàn)網絡的無縫擴展,與移動網絡融合,建立綜合網。
該架構主要包括下列元素:
呼叫服務器,提供VoIP網絡的基礎呼叫路由;
中繼網關,充當運營商網絡與PSTN/PLMN(公用陸地移動網)之間傳輸語音和數據的通路;
信令網關,處理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發(fā)出的所有信號,并將這些信號發(fā)送到各網絡呼叫服務器,以便將IP協(xié)議傳輸到公用交換電話網進行有線呼叫、傳到公共陸地移動通信網進行移動無線呼叫、傳到國際互聯(lián)網進行VoIP呼叫;
家庭網關(CPE),在電信運營商IP軟交換與用戶手機/Wi-Fi手持裝置之間建立接口;
無線局域網,用戶可以使用雙模Wi-Fi手持裝置發(fā)出和接收呼叫。
SIP等信令協(xié)議使綜合網絡的不同元素間進行信息交換。綜合網絡中的SIP互操作點包括家庭網關(CPE)和IP軟交換之間的接口、Wi-Fi手持裝置和CPE之間的接口,還可能包括呼叫服務器和應用服務器之間的接口。
為什么電信運營商需要網絡融合?
有線/無線網絡的融合能夠使每個人都從中受益。美國幾家主要電信運營商正在升級自己的網絡,以便具備提供綜合業(yè)務的能力,這樣才能與蜂窩業(yè)務方案提供的低費率或免費服務等優(yōu)惠相抗衡。例如,Sprint公司在晚上7點后向其無線用戶提供免收通話費服務,Verizon無線公司在晚上9點后對其用戶免收通話費。業(yè)務融合還能使電信運營商有能力與在三網合一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有線電視公司競爭。
移動運營商同樣能夠從網絡融合中受益。運營商之間在用戶呼叫方案方面的競爭不斷加劇,使他們現(xiàn)有的電路網絡承受著更大的壓力。不同于分組網絡,電路網絡無法支撐同樣高流量的呼叫或提供其他的增值服務,而這些都有助于增強運營商的競爭力。建設GSM或CDMA基站雖然能夠支撐更多的用戶和流量,但由于成本很高,因此對運營商不是最經濟或高效的解決方案。通過配置IP軟交換,既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戶和綜合業(yè)務,對運營商又更加經濟。
IP軟交換還使電信運營商和移動運營商有能力應對消費者和企業(yè)越來越多地采用Wi-Fi的局面,為將無線業(yè)務和應用擴展到家庭和工作場所創(chuàng)造機會。利用現(xiàn)有用戶的Wi-Fi設備通過IP軟交換部署綜合應用,而不是采用新的蜂窩式基站,可以大大降低移動運營商的網絡成本。IP軟交換能夠通過ADSL調制解調器等寬帶連接與家庭基站和無線局域網接入點建立接口,通過無線局域網而不是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有線/無線網絡進行VoIP傳輸。利用家庭基站或企業(yè)無線局域網傳輸VoIP對運營商網絡造成的壓力要小得多。
IP軟交換增加了運營商所能提供的有線/無線業(yè)務和應用的種類。Wi-Fi與有線應用的融合需要很大的信號容量,才能支撐與家庭網關設備(CPE)或企業(yè)VoIP終端的通信,而IP軟交換已經具備了這樣的信號容量。
將綜合應用帶入家庭和辦公室
電信運營商可以使用IP軟交換將移動網絡
與VoIP結合起來,這樣用戶使用一部手持裝置就能夠通過公用陸地移動網在辦公室、家中發(fā)出和接收呼叫。各種綜合業(yè)務的推出使消費者有機會利用多業(yè)務帶來的便利,而用戶所要準備的僅僅是一個無線局域網、一部無繩雙模電話和一個家庭基站(CPE)。
在未來的綜合網絡中,電信運營商能夠為用戶提供多項應用,而用戶的一部手持裝置同時具有不同的身份:手機、企業(yè)/辦公室座機和家庭座機。電信運營商能夠從中獲利,因為他們現(xiàn)在已經有能力提供差異化業(yè)務和實現(xiàn)應用分層,如i號碼。用戶得到的是方便和效率,只要呼叫同一個號碼,在同一部手持裝置上隨時隨地都可以與他們聯(lián)系。
在設計良好的IP軟交換平臺上,電信運營商可以提供各種差異化業(yè)務,例如移動互聯(lián)網接入、VoIP、短信業(yè)務(SMS)、多媒體短信業(yè)務(MMS)、電子郵件和基于位置的業(yè)務等。新一代軟交換架構結合了中央數據管理和分布式處理的功能,提供高擴展性的多業(yè)務交換,目的是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以高度分組化的形式提供寬帶遠程接入業(yè)務。
運營商在有了綜合網絡之后可以將UMS(統(tǒng)一信息系統(tǒng))等應用加入網絡,相應地,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控制通信的方式。UMS的增強語音郵件、電子郵件、傳真等功能可以實現(xiàn)用戶定制,用戶通過一個郵箱滿足家中、辦公室和移動的不同需要。在軟交換中使用開放式IP業(yè)務模型還可以支撐第三方應用。
IP軟交換支撐下的網絡融合
在幫助業(yè)務提供商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方面,IP軟交換仍將是最具成本效率的方式。以IP為核心的軟交換使業(yè)務提供商能夠管理不同類型的應用和網絡,無論是語音、寬帶、移動還是其他類型的網絡。提供綜合應用的關鍵是有一個統(tǒng)一的平臺,能夠支撐運營商目前面臨的所有用戶需求,其中包括一個支撐現(xiàn)有第4級和第5級交換以及無線業(yè)務的通用核心交換平面。該平臺必須獨立于接入和業(yè)務,從而使用戶無論在任何接入點都能享受相同的服務體驗。另外,該平臺必須支持標準化開放接口,保證能夠與其他廠商設備互操作。
IP軟交換的好處遠不止向客戶提供VoIP,IP軟交換核心網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機動性和方便,使服務提供商在使用不同方法提供服務(例如DSL、電纜、光纖)時有更多的選擇。
未來的綜合網絡不僅能夠連接VoIP和Wi-Fi,而且能夠連接包括GSM、CDMA和UMTS在內的不同類型的移動網絡,給全球的用戶提供重要的應用服務,為運營商提供更多的選擇方案。
(UT斯達康公司首席技術執(zhí)行官 黃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