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按流量收費。比如50元包1G的上網流量。采取這種上網方式有利于經常上網瀏覽網頁的用戶。因為打開一個網頁后,用戶可以仔細瀏覽,無需擔心費用。但對于經常在網上下載書籍、視頻和音頻的用戶,采用按流量收費顯然不是一種最完美的收費方式。
方式二:按照時長收費。對于經常使用手機電視,通過手機在網上下載各種軟件、資料的用戶,應該按照時長進行收費的方式更為合算。目前部分運營商提供100元包60個小時的收費方式,而超過則每分鐘大約1角。不過由于不少智能手機均沒有明確的下線功能,因此采取時長收費,往往應用在筆記本電腦上更為合適。
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