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著我們一行10人的豐田中巴從東京首都高速公里有明出口處駛入輔路后,又沿著同一方向前行駛了一陣,然后開始左拐。(日本的汽車行駛規(guī)則是和英聯(lián)邦國家一樣,靠左行駛,方向盤在右邊)負責接待我們的是"東瀛假日"旅行社,導游名叫張海峰,上海人,12年前來日本讀書,如今連同太太和三個孩子都居住在日本。
由于張導對于東京的房地產項目不十分熟悉,除了事先約定的那些必備的參觀點之外,我們還是想多看點東西,于是拒絕了張導提出游覽東京迪斯尼樂園的建議,把時間盡量放在實地體驗地產項目上,只要途中看到合適的項目我們就讓張導把車停下來。我看到中巴車的左邊是一幢正在建設中的寫字樓,連忙讓張導停車。這個項目的名稱是《TOC有明》--"THE POWER BUSINESS CENTER",和"臺場"一樣,"有明"也是這里的一個地名,TOC則是開發(fā)商的名字。那是兩座連在一起的寫字樓,地上21層,地下1層。它的位置臨近國際展示場,建筑面積為3萬8平方米,2005年5月26日開工建設,預計2006年5月末竣工。從工地圍板上看到:設計和監(jiān)理是"日本設計",施工單位是:鹿島建設。創(chuàng)立于1840年的鹿島已經不止是百年老店,而是160年的老店。目前,鹿島建設是全球第三大建筑承包商,其業(yè)務遍及四大洲的40個國家與地區(qū),擁有53 家主要的子公司和附屬機構。
當然,談到鹿島建設的時候,作為中國人,我們是不會忘記聞名于世的"花岡慘案"的。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被日軍強擄到花岡被迫為"鹿島組"(今鹿島建設公司)做苦工的979名中國勞工,共計418人命喪東瀛。
兩座寫字樓完全是鋼架結構,是在現(xiàn)場用部品裝配而成的。
相隔一條馬路便是堆放建筑部品的"臨時外裝仕上場"。從工廠里運來的已經裝好窗戶的外墻整齊地排列在那里,支撐它的是一種專用的鋼制托架。
受廣告管理的規(guī)定限制,《TOC有明》工地現(xiàn)場的圍板上很清爽,沒有我們在國內看到的工地圍板那樣,滿臉都是噴繪的戶外廣告。這幾年,我去過歐洲不少的地方,盡管那里的市場經濟不知比我們發(fā)達多少倍,可是噴繪廣告的數(shù)量絕對比我們要少,街頭店鋪的招牌基本上不用噴繪。可是在中國,鄉(xiāng)村小鎮(zhèn)也已經成了噴繪廣告的天下,我有時懷疑,是不是全世界的廣告噴繪機都賣到中國了。
路上,看到不少卡車載著各式各樣的建筑部品,有的是一截混凝土的的柱子,有的是混凝土的樓板,與國內見過的混凝土樓板不同的是,在工廠生產樓板的時候上面的瓷磚已經貼好了。
透過圍板的縫隙往工地里面瞧了瞧,十分的整潔,不像是工地,倒像是個工廠,基本上都是各式機械各司其責地在作業(yè)。
作者供稿 CTI論壇編輯